2018年12月29日,由人民日報社指導,《中國經濟周刊》、中國信通院、工信部工業互聯網產業聯盟共同主辦的第十七屆中國經濟論壇在北京隆重舉行。中國經濟周刊總編輯季曉磊、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主持了論壇開幕式。
本屆論壇以“新工業革命與高質量發展”為主題,460多位政商學界大咖共聚一堂,深入探討如何把握新工業革命帶來的歷史機遇,推動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打造新技術、新產業、新模式、新產品,實現高質量發展,加快建設制造強國。證監會副主席閻慶民、著名經濟學家厲以寧、十二屆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黃奇帆等人在會上進行了精彩的主旨演講。
工業互聯網——新工業革命的基石
2017年國務院發布的《深化“互聯網+先進制造業”發展工業互聯網的指導意見》指出,工業互聯網作為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深度融合的產物,日益成為新工業革命的關鍵支撐和深化“互聯網+先進制造業”的重要基石,將對未來工業發展產生全方位、深層次、革命性影響。工業互聯網在制造業的落地應用,將為中國工業、經濟的高質量發展,以及制造強國和網絡強國建設提供動力和保障。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黃奇帆在論壇上指出:包括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在內的顛覆性數字產業在以每年25%左右的速度增長。如何順應戰略性制造業、服務業和互聯網+產業發展趨勢,抓住產業發展新機遇,培育產業發展新動能,是每一個現代企業、每一個國家和地區都在認真考慮和規劃的事。
“工業互聯網助推新型工業化”作為論壇的重要議題,匯聚東土科技董事長李平、工信部工業互聯網產業聯盟秘書長余曉輝、航天云網總經理柴旭東、富士康工業互聯網首席技術官高子龍、徐工集團CEO張啟亮、中控集團創始人褚健等業界專家展開高端對話,針對工業互聯網基礎產品技術、產業現狀、企業需求、網絡安全等各方面情況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討。
東土科技董事長李平
東土科技——致力完善中國工業互聯網底層核心技術
東土科技自2004年成立起,一直在進行工業互聯網相關產品、技術的研發和應用。在2007年,東土科技就參與了中國首條時速350Km/h的京津高鐵信號控制系統建設。
東土科技一直在助推互聯網技術引入工業領域。2005年,東土科技作為唯一的通信企業,參與起草和制定了EPA(IEC61158)標準,這標志著中國擁有了第一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現場總線國際標準;2006年,東土科技主導并起草了中國又一個工業自動化國際標準IEC62439-高可靠行冗余網絡技術標準;2011年,東土科技承接并完成了國家工業以太網交換機技術規范標準(GB/T 30094-2013)的制定;2015年,東土科技承擔了5個工業互聯網相關國家標準的起草。
東土科技注重研發投入,常年將銷售收入的15%-18%投入到研發工作中。東土現已擁有從全國產化網絡交換芯片、兩線制寬帶實時總線、有線&無線工業通訊網絡產品、邊緣計算產品、適應網絡化控制的精密時鐘產品、軟件定義工業控制和工業流程的工業服務器到工業互聯網操作系統/云平臺的完整工業互聯網產品解決方案,構建了自主可控的工業互聯網產品鏈條。值得一提的是,東土科技的操作系統已經應用到國產戰艦和戰機當中,今后東土科技自主研發的芯片、高帶寬實時現場總線、操作系統也將逐步應用到工廠、汽車、飛機等各個領域。
東土科技致力于構建“車同軌、書同文”的工業互聯網供給側標準產品。將統一的高帶寬現場總線、統一的工業互聯網操作系統,低功耗高性能芯片、軟件定義控制、邊緣計算等工業互聯網底層核心技術應用于工業現場,可以解決工業現場底層的互聯互通問題,使人工智能應用到工廠的每個角落,支撐和推動工業互聯網持續發展,為中國新工業革命的實現提供可能。
我國工業互聯網產業需要速度和規模,但更需要戰略耐心和戰略定力。李平指出:芯片與操作系統在工業互聯網領域扮演著重要角色。但這方面大家提得還比較少。通過底層核心產品技術的研發,將保證我國工業互聯網的自主可控和技術安全。國家應該對芯片以及操作系統等工業互聯網底層核心技術產品國產化的企業給予各方面的支持,來培育中國自己的工業互聯網產業體系,提升我國工業企業的生產率和競爭力,提高我國工業的長期競爭力,增強我國新工業的根基和生存能力。
東土科技始將終堅持工業互聯網底層核心技術產品的研發、創新、應用、推廣,勇做中國工業互聯網核心技術追夢人。通過機器與機器之間廣泛互聯,實現協同制造和工業大數據的應用,實現人工智能在工業行業的應用,達到提高生產力、降低成本、高質量發展的目的。同時,推動工業互聯網產業發展,推動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助推新型工業化,擁抱新工業革命。
在這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東土科技將和我們的祖國一起,繼往開來、勇往直前,勇做奮斗者、追夢人,實現東土夢,中國夢!
本次大會由華文速記全程提供速記服務